
1 、目前概况:
烟囱防腐、炉架防腐、冷却塔防腐、电厂炉架防腐、设备重防腐工程属于高耸构筑物施工高度高、难度大,且施工工艺复杂,但我公司拥有一批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能打硬仗的X高空施工队伍,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施工技术都能够胜任本工程的需要。本工程为: 150m 烟囱、 100m 冷却塔防腐和电厂炉架防腐刷漆工程。
2 、施工目标:
2.1 、质量目标:分段验收合格率 100% ,X良率 ≥95% ,工程感观 ≥90% 。
2.2 、工期目标:工期按甲方要求,完成全部工程量。
2.3 、安全目标:坚持 “ 安全X一,预防为主 ” 的方针,保证一般事故频率小于 1.5‰ ,工亡率为零,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2.4 、文明施工环保目标:强化施工现场科学化管理,施工满足环保要求,树立人文工程形象,创建市X文明工地。
2.5 、成本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安全,通过X管理手段,计划节约工程成本 17% 。
2.6 、科技进度目标:将本工程列为本企业X科技示范工程,科技进步效益率达 1.5‰ 。
2.7 、服务目标:建立业主满足施工过程,同时对工程质量进行保证。
2.8 、在正常的情况下完好率达 90% ,保质期为 5 年,保质金留 5% ;留 1-3 年。
3 、施工部署
3.1 主要施工措施:
3.1.1 、采用无脚手高空悬挂作业施工。
3.1.2 、人工除锈、机械除锈。
3.1.3 、用滚筒涂刷,爬梯、护网、平台二底二面,烟囱色环刷一底一面。
3.2 、施工主要材料:
3.2.1 、油漆 : 瓷漆(或氯磺化) ; 环氧富锌 ; 氯磺化聚乙烯 ; 稀料。
3.2.2 、附材:滚筒、刷子、防护用品、自销器备件等。
3.2.3 、 18ф 的X登高保险尼龙绳,钢丝绳等。
4 、施工主要内容:
4.1 、施工工序
工具准备 → 人工除锈 → X一道底漆 → X二道底漆 → X一道面漆 → X二道面漆 → 刷X一道烟囱色环 → 刷X二道烟囱色环 → 验收
4.2 、施工主要内容:
烟囱、冷却塔爬梯、护网、平台防腐刷漆;烟囱刷色环 50m 。
5 、施工技术措施:
5.1 、施工员施工措施:
5.1.1 、高空作业具体施工方法:
1 、刷色环施工时:登高人员采用X登高板)腰部系上、再用 ф16 的尼龙绳作为安全绳。
2 、爬梯、护网、平台施工时:作业人员全部系双保险扣,保险绳固定在爬梯、平台等牢靠的地方。
3 、保险绳、悬挂绳必须定向监验;反复检查。
5.1.2 涂装刷漆具体施工方法:
1 、爬梯、护网、平台具体施工方法
采用人工除锈的方式除去表面的锈层,清洁度要求达到 Sa3 X。表面除锈处理的顺序一般为先内后外;从上到下。
防腐涂装施工主要采用刷涂滚涂义方式进行。施工过程中要注意:
(1) 、高空作业注意安全。
(2) 、对开孔、自由边缘、角隅等位置,要进行多遍涂刷,保证
涂装涂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3) 、施工完成后清理干净现场。
(4) 、天气气温骤然变化时应暂停施工,天气气温正常后方可再次施工。
2 、烟囱航标具体施工方法:
烟囱已使用一段时间并遭受不同程度腐蚀或风化的表面。烟囱上有油污、无机盐等污染物。待涂的底材,表面都必须进行 “ 清洁 ” 。其中混凝土的表面处理是确保一个适当涂料施工和涂料附着力的关键步骤; “ 清洁 ” 主要目的是清除表面的灰尘,涂装时增加底材和涂料的层间附着力。
施工工艺:烟囱表面清洁后,系统涂料涂装体系也选择完毕,即可进入涂装施工阶段,色环分红、白二色共刷 50 米。
1 . 涂料配制:使用前先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施工工艺、现场技术手册等资料,将选择好的涂装涂料充分搅匀,充分搅拌熟化到规定时间开始涂装。
2 . 涂装工艺:涂层结构要根据混凝土的结构、涂装涂料体系性能及客户要求进行涂装。刷涂、滚涂等施工工艺。下一道涂料应在上一道涂料实干后涂装;若气温较低,应适当延长干燥时间,当手压无指纹时再进行下一道涂装。
3 . 施工注意事项:混凝土涂装体系的施工应注意以下方面:为确保涂层质量,施工时,如遇风沙、雨、雪、雾天气时应停止防腐层的露天施工。当环境温度低于 -10 ℃ 高于 40 ℃ 或相对湿度高于 80 %时,不宜施工。涂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严禁雨淋暴晒、和接近火源。
5.2 、施工人员职责:
5.2.1 、在甲方项目经理指导下,对单位工程所划分的作业区段管理工作负责。
5.2.2 、对单位工程的质量检查、安全、进度负责至各作业组。
5.2.3 、负责编制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贯彻和监督。
5.2.4 、负责劳动力的管理工作,并提出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5.2.5 、及时填写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记录。
5.2.6 、参加施工阶段的安全、质量检查工作。
6 、工期保证措施:
6.1 、根据此防腐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分段分工进行实施,把握施工进度和施工程序,科学安排;合理组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的作业力度。
6.2 、按照工程具体章程规范循序进行施工,在制度施工计划的进度上要抓好主要关键工序,将进度和计划层层落实,并具体到每个施工人员,使之拆之不扣,保质保量地完成,确保工程进展顺利和确保整体工程计划的如期在 20 个晴天结束。
7 、施工组织与设计: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和劳力计划 :
姓名 职务 工地职务 培训情况
经理 总负责
兼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
安全员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
质量监督人 质量监督 质监员
施工人员 16 名 合计: 20 人
8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8.1 、施工前有甲方配合组织施工人员安全学习及方案讨论,详细了明施工程序。
8.2 、做好技术交底,按规定要求施工
8.3 、施工中采用自检 ; 互检 ; 交接检和X检查相结合,确保工程质量。
8.4 、甲方双方质量监督员应全过程按程序验收法跟踪监督质量,前道工序验收确认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8.5 、在施工中严格控制二次污染,保证施工设备的干净和整洁。
8.6 、保持现场清洁卫生,及时处理施工垃圾做到工完场地清
8.7 、严格执行其他文明规定。
二、安全措施:
1 、吊板高空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
为了贯彻执行X安全法规,确保职工人身安全及设备正常运转,特X规范制度如下:
1.1 、吊板作业为年满 18 周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且经过身体检查及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1.2 、作业者在作业前及午饭休息时严禁喝酒,严禁在高空及吊板上开玩笑或投掷物品。
1.3 、吊板作业者在使用吊板前,将安全带、完全锁好挂好,否则不得上吊板工作。
1.4 、使用吊板前,必须选择安全可靠的铆点,并且由专人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操作时,铆点处必须设专人看管。
1.5 、大绳与建筑物棱角接触处必须加安全垫 , 以防摩擦 , 保护绳索。
1.6 、使用频繁的大绳、吊板、安全锁,必须进行作业前的检查,发现异常(如断丝X过 3 根或离股)应立即停止使用。
1.6 、吊板及安全带、安全锁上的各产件,不得随意拆卸,以防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1.8 、吊板作业者不准穿戴棉大衣,风力X过六X不准上吊板作业。
1.9 、作业所携带的物品,必须绑扎牢靠,以防掉落。大绳在搬运移动及存放过程中,严禁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和尖锐物品,应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并防止日晒雨淋。
2 、施工单位岗位责任制度及纪律要求:
2.1 、乙方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 , 严格遵守纪律 , 按甲方有关规章制度 , 在工作范围内活动 , 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 确保甲方的正常运行。
2.2 、工作人员应尽心尽责,为甲方提供X质服务,坚决执行各项工作任务,服从X导,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消防标准去做。
2.3 、施工期间,文明礼貌,树立公司形象,不得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说笑、打闹。严禁在作业期间吸烟、喝酒,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4 、爱护公共设施,严禁偷拿,毁坏甲方的公共财物,如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应立即向有关X导汇报,以维护甲方利益。
2.5 、管理人员应做到对客户负责,对工作负责,积极听取甲方的意见,迅速传达甲方的有关指示,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保障工程圆满完成。
3 、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措施:
3.1 、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高空悬挂作业证)。
3.2 、遇 4 X以上大风、雷雨天气严禁登高作业。
3.3 、施工人员进场施工要服从甲方各项目规章制度。
3.4 、高空作业严格执行高空作业操作规程。
3.5 、悬吊作业必须附加双保险。
3.6 、作业前对棕绳、滑轮做荷载测试。
3.7 、高空使用工具、材料在吊装使用中应严格按规定固定,X保证不发生坠落 ; 筒身周边拉好安全带。
3.8 、施工区域设有禁区标志 ; 禁止行人通过 ; 禁止行留并派专人监护。
4 、安全员职责:
4.1 、遵照施工安全规范的规定 , 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工作。
4.2 、做好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并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协助调查安全事故原因,对事故处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做好安全记录。
4.3 、做好施工现场 “ 四口 ” 、 “ 五临边 ” 的防护工作,参与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的审定及现场安全防护的验收工作。
4.4 、对工程执行安全否决权,对声音指挥、作业的行为有权制止、处罚、停工整改或越X申诉。
4.5 、对施工现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各种机具和防护设施,有权加以制止,并拒绝办理验收手续。
公司名称:江苏三里港高空建筑防腐有限公司
公司网站:http:// www.slgjxw.com
联 系 人:韦 敢(工程部副总经理)
韦敢手机:(0)13605103589、13951547289、13770052286
工 作QQ:189968306
热线电话:0515-88716389 88606302
图文传真:0515-88716369
电子邮箱:Emil:slgw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