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和《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对于钢结构构件的开裂称为“裂纹”。构件的破坏多以裂纹扩展开始。
对某一具体钢结构的检测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内容和检测项目。外观检测是外观质量的目视检测;表面及内部缺陷检测是采用X声检测法、射线照相检测法、磁粉检测法及渗透检测法对结构的表面及内部缺陷进行的检测。
2、焊缝的折断面检查具有简单、迅速、易行和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的X点。在折断面上能发现各种内部肉眼可见的焊接缺陷,还可判断断口是韧性破坏还是脆性破坏。
3、X声波检测法操作程序简单、快速,对各种形式接头的适应性好,检测灵敏度高。采用X声波检测法时需根据时基线、探伤灵敏度和距离–波幅曲线来对缺陷进行评定。
4、射线穿透物质时,由于物质完好部位和缺陷处对射线的吸收不同,使穿过物质后的射线强度发生变化,将这种强弱变化差异记录在感光胶片上,通过观察处理后的照相底片上不同黑度差,就能掌握射线强弱变化情况,从而确定被透照物体内部质量情况。
5、磁粉检测法中磁粉是探伤介质,其作用是能被缺陷所形成的漏磁场所吸引,堆积成肉眼可见的图象。因此,磁粉的磁性、粒度、颜色、悬浮性等对工件表面的磁痕显示有很大的影响。
磁粉有灰色、棕色、银白色、黑色和褐色等非萤光磁粉和萤光磁粉。检测时,根据被探工件表面颜色及状态分别选用,以取得较高的对比度。
6、渗透检测法不受工件材质影响,比磁粉检测法应用的范围更广。
渗透检测法工作原理简单,检查费用经济,技术容易掌握,一次检查可发现各个方向的缺陷。缺陷显示直观,易于辨认,且渗透检测法不受工件体积、形状的影响。可以在无水无电的情况下工作,对于高空及野外作业具有X到的X点。
7、裂纹在受力过程中,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扩展。脆性破坏时,钢结构几乎不发生变形,而且瞬间破坏,脆性破坏结果是钢材晶格间被拉断,因此非常危险。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修补,可采用下列方法:
表面封闭法、注射法、压力注浆法、填充密封法,混凝土结构构件对于承载力满足要求的荷载裂缝及非荷载裂缝的修补方法,宜按下列情况分别选用:
1 对于应修补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沿受力主筋处的弯曲、轴拉和大偏心受压荷载裂缝及非荷载裂缝,其宽度在0.4mm~0.5mm时可使用注射法进行处理,宽度大于或等于0.5mm时可使用压力注浆法进行处理。
2 对于宜修补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沿受力主筋处的弯曲、轴拉和大偏心受压荷载裂缝及非荷载裂缝,其宽度在0.2mm~0.5mm时可使用填充密封法进行处理,宽度在0.5mm~0.6mm时可使用压力注浆法进行处理。
3 对于应修补的沿受力主筋处的弯曲、轴拉和大偏心受压荷载裂缝及非荷载裂缝,其宽度大于0.2mm且有防水防气防射线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可使用填充密封法进行处理。
4 对于应修补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沿受力主筋处的弯曲、轴拉和大偏心受压荷载裂缝及非荷载裂缝,其宽度小于0.5mm时可使用注射法进行处理,宽度大于0.5mm时可使用压力注浆法进行处理。
5 对于宜修补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沿受力主筋处的弯曲、轴拉和大偏心受压荷载裂缝及非荷载裂缝,其宽度在0.02mm~0.2mm时可按表面封闭法进行处理,宽度在0.2mm~0.3mm时可使用填充密封法进行处理,宽度在0.3mm~0.5mm时可使用注射法进行处理。
6 对于宜修补的沿受力主筋处的弯曲、轴拉和大偏心受压荷载裂缝及非荷载裂缝,其宽度在0.05mm~0.2mm时且有防水防气防射线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可使用注射法并结合表面封闭法进行处理。
7 对于受剪(斜拉、剪压、斜压)、轴压、小偏心受压、局部受压、受冲切、受扭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使用注射法进行处理。
8 裂缝修补除了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按混凝土结构裂缝深度h与构件厚度H的关系选择处理方法:h小于或等于0.1H的表面裂缝,应按表面封闭法进行处理;h在0.1H~0.5H时的浅层裂缝,应按填充密封法进行处理;h大于或等于0.5H的纵深裂缝及h等于H的贯穿裂缝,应按压力注浆法进行处理,且保证注浆处理后界面的抗拉强度不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
9 对于以上各类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方法,如果有美观、防渗漏和耐久性要求,应结合表面封闭法进行处理。
——————————————————————————————————————————————————————————————————————————————————————————————
钢结构的裂纹处理及方法选择
一、一般规定
1、裂缝处理的施工,除应符合本章规定外,尚应遵守现行X标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的规定。
2、在对结构构件进行裂缝处理时,施工单位应针对裂缝修补和加固方案制定施工技术措施。
3、裂缝处理所用材料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二、原结构构件表面,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界面处理:
1、原构件表面的裂缝,沿裂缝走向,对两侧各100mm范围内,打磨平整,直至露出坚实的基材新面,经检查干净无油后用压缩空气或吸尘器清理干净。
2、当设计要求沿裂缝走向骑缝凿槽时,应按施工图规定的剖面形式和尺寸进行开凿、修整并清理干净。若原结构构件表面不平,应沿裂缝走向凿成便于连续封闭的平顺弧面,不得有局部突起或高差。
3、裂缝内的粘合面处理,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三、胶体材料的调制和使用必须严格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裂缝表面封闭完成后,应根据结构使用环境和设计要求作好防护层。裂缝处理施工的全过程,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1、在裂缝处理过程中,发现裂缝扩展、增多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进行重新评估处理。
2、存在对施工人员健康及周边环境有影响的有害物质时,应采取X的防护措施;当使用化学浆液时,尚应保持施工现场通风良好。
3、化学材料及其产品应存放在远离火源的储藏室内,并应密封存放。
4、工作场地严禁烟火,并必须配备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