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铜H65 C14500碲铜线产品介绍02碲青铜材料,美国ASTM标准牌C14500,是美国根据其工业发展要求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的一种高导易切削铜合金材料,用以填补铜合金紧密加工材料的X。碲铜合金材料兼顾了JI好的易切削性能和X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同时具备抗腐蚀和抗电烧蚀性能,冷热加工性能较好,可锻造、铸造、拉制冲制模压。
黄铜H65
特性及适用范围: 是应用较广的铅黄铜,可切削性好,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承受冷、热压力加工,易纤焊和焊接,对一般腐蚀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有腐蚀破裂倾向。
●化学成份: 铜 Cu :57.0~60.0 锌 Zn:余量 铅 Pb:0.8~1.9 铅 Pb:0.8~1.9 硼 P:≤0.02 铝 Al:≤0.2 铁 Fe:≤0.5 铍 Sb :≤0.01 铋 Bi:≤0.003 注:≤1.0(杂质)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440 伸长率 δ10 (%):≥5 注 :带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厚度≥0.3
●热处理规范:热加工温度640~780℃;退火温度600~650℃;消除内应力的低温退火温度285℃
黄铜H65 春秋战国时也有用金、银来镶嵌装饰的青铜器。青铜器的冶炼东周时代,冶铸技术发展较高,出现了制造青铜器的技术总结性文献《考工记》。书中对制作钟鼎、斧斤、弋戟等各种器物所用青铜中铜锡的比例做了详细的规定。由于战争频繁,兵器铸造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吴、越的宝剑,异常锋利,名闻天下,出现了一些的铸剑的匠师,如干将,欧治子等人。有的宝剑虽已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开成叠的纸张。越王勾践剑等一些剑,其表面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形成防锈的菱形、鳞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纹,异常华丽。转变期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及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经济、文化改革,以郡县制取代分封。4.铍铜与青铜一样容易在与钢铁磨擦时,产生细薄的黏附层,附著於钢铁表面,而抵销与钢材之间的摩擦力。我们成为"自润性",所以我们不必担心铍铜加装顶针时,会因为顶针的频繁摩擦而磨损或咬死;传统的滚珠轴承受限於材质与结构,无法使用在某些高温高压高湿的场合,这时侯铍铜就是的轴承用料,5.铍铜虽然对钢铁等光滑表面有自润性,但是却无法承受玻璃纤维的刮削,所以不适用於会与PBT加纤的摩擦模仁,仅能像圆仁。如果确实需要铍铜直接摩擦塑料,则须将成型后的模仁作氧化铝碳化矽等陶瓷表面的披附处理,此技术目前国内上不普及,6.因为铍铜具有自润性,所以在传统的车铣加工时不必要添加任何加工剂,纯铜顾名思义就是,因为颜色紫红又。
锰黄铜材料:锰在固态黄铜中有较大的溶解度。黄铜H65 黄铜中加入1%~4%的锰可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耐蚀性而不降低其塑性。黄铜H65 锰黄铜材料具有(α+β)组织常用的有HMn58-2冷、热态下的压力加工性能相当好。黄铜H65 铁黄铜材料:铁黄铜材料中铁以富铁相的微粒析出作为晶核而细化晶粒并能阻止再结晶晶粒长大从而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黄铜H65 铁黄铜中的铁含量通常在1.5%以下其组织为(α+β)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高温下塑性很好冷态下也可变形。黄铜H65 常用的牌号为Hfe59-1-1。黄铜H65 锡黄铜材料:黄铜材料中加入锡可明显提高合金的耐热性特别是提高抗海水腐蚀的能力故锡黄铜有“黄铜”之称。黄铜H65 锡能溶入铜基固溶体中起固溶强化作用。黄铜H65 但是随着含锡量的增加合金中会出现脆性的r相(CuZnSn化合物)不利于合金的塑性变形故锡黄铜的含锡量一般在0.5%~1.5%范围内。黄铜H65 镍黄铜材料:镍与铜能形成连续固溶体显著扩大α相区。黄铜H65 黄铜材料中加入镍可显著提高黄铜在大气和海水中的耐蚀性。黄铜H65 镍还能提高黄铜的再结晶温度促使形成更细的晶粒。黄铜H65 HNi65-5镍黄铜具有单相的α组织室温下具有很好的塑性也可在热态下变形但是对杂质铅的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否制会严重恶化合金的热加工性能。黄铜H65 代铜材料”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